加拿大移民故事汇:加拿大的发达,体现在哪些地方
时间:2022-03-25 11:50:01 浏览次数:1106 次

记得我刚来加拿大的时候,各种不适应。可能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,加拿大的城市“太落后”!服务的效率“太低”!人们的穿着“太土”!
总之一句话,整个加拿大就像是个大农村。以至于移民们总爱在微信群里戏称,自己待的地方是温村(温哥华)、萨屯(萨斯卡通)、土狼屯(多伦多)。
这样的感受不是没道理的,比如最直观的城市建设,即使像温哥华、多伦多这样的国际大都会,高楼就集中在市中心的一小块区域,数量、高度、和现代化程度完全没法跟北京、上海比,放到国内也就是一个三线城市的水平。

所以,哪怕是一个在中国三线城市生活的移民,刚来到加拿大时也难免会感觉到失落,这还是我们期待中的那个幸福的移民生活吗?
没错,这些都是我移民初期的心声,但经过了5、6年的加拿大生活后,我开始理解这个社会的种种“落后”,更开始喜欢和享受这种生活方式。
口密度小,服务的单位成本就高,很多公共设施就没那么高大上。地铁和公交少,因为现在已经完全能满足需求,最温暖的是对残疾人的照顾,所有的公交车车门地板都可以伸缩,直接搭到路边,方便轮椅和婴儿车上下。所以你看,公共交通虽然网络没那么发达,但真正是在服务乘客,以人为本。
要问加拿大和美国的差距在哪?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其实都差不多,居住、出行、饮食、教育几乎没有质的差别。
说到基础措施,提提这些:
、儿童乐园,这是一个让我从移民第一天到现在都在感慨的存在,随处可见的儿童乐园,各种看着就好玩的器械,滑梯、秋千、假山、跷跷板。每一个儿童乐园、每一个游乐器械都有人定期保养,地面的软木屑定期更换,周围的草坪绿植全部有人打理。
公共运动场,在我生活的南素里小镇,成规模的运动场不下10个。巨大的草坪,足球场、棒球场、篮球场、田径跑道一应俱全,供儿童和家庭进行体育锻炼。
图书馆,还是拿我居住的素里市举例,全市50万人口,图书馆有10个。所有居民都可以免费办理图书卡,一个人一次可以借50本书
还有社区中心,一般社区中心是以室内运动为主,主要是游泳馆再加上健身房等设施。
你会发现,各个城市最现代化的建筑是图书馆、游泳馆、学校、医院;而最漂亮的景观是公园、运动场、儿童乐园。所有的这些都是公共设施,是每个市民每天都能使用和享受到的。
而现在身处加拿大,一条超市里买的运动裤可以我穿上一年四季,运动场、图书馆、儿童乐园、数不尽的高山、湖泊、大海,反而待在这些地方让我感觉自在。恒隆和东方广场是真的洋气,但对我来说没有一丝的归属感;反而加拿大这个“土的掉渣”的大农村,或许才是我应该待的地方吧。本文择录加拿大移民生活网@!原作者大伟!分享移民故事生活!
-->